
HomePod
在智能語音助手領域,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 已經成為許多美國家庭的標配。據市場統計,2017年美國智能音箱的活躍用戶將會突破3500萬,比2016年增長130%,其中絕大多數市場已經被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占據。曾有專業人士分析,一般來說,用戶對電子產品的品牌依賴程度較大,品牌粘性較高,而且電子產品本身屬於耐用品,手機更換時長約為1-2年,平板、電腦、電視、音響等更換時長則更久,用戶一旦選擇某個品牌之後,若非重大質量問題,更換品牌是件很困難的事。蘋果公司或許正是基於此種考慮,選擇將HomePod定位成專注於音樂的“音箱”,而不僅僅是“智能家庭AI”。
庫克也是這樣對HomePod 進行定位的,他曾對媒體說:“事實上,我們已經通過用戶隨身攜帶的手機進入了每個用戶的家庭,但是在家庭中,手機沒有達到聚焦音樂的專業水平。”

Google Home
除了HomePod的定位,它的價格也是飽受爭議,349美元的定價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帶屏幕的Amazon Echo Show售價為230美元,Google Home的售價僅為129美元。對此,庫克堅持認為HomePod相對於其他產品而言高昂的定價是有道理的,其實,蘋果早就已經建立了類似的產品框架,沒錯,就是iPod。早在iPod誕生的時候,也同樣有很多人發出質疑,“為什麽要花399美元的價格去購買一個MP3播放器?”

Amazon Echo
在功能方麵,我們都知道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能夠扮演很好的智能語音助手角色,包括控製家中的設備、語音搜索、協助購物等功能。雖然庫克一再強調HomePod 的“音樂”功能,但許多人仍然很關心它的其他功能。在蘋果的WWDC大會上,HomePod曾有過很簡潔的亮相,它看起來很有市場前景。但很遺憾的是,並沒有任何信息顯示HomePod是如何像智能語音助手一樣工作的,或者它是如何與其他設備(如iPhone和iPad)進行串聯的。
現在看來,蘋果的HomePod並不像期待中那樣驚豔。智能語音助手市場潛力巨大,蘋果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之一,突出Amazon和Google的重圍也不是沒有可能。況且,蘋果公司擁有這個世界上最讓人著迷的產品生態係統和用戶服務體驗,相信蘋果的雄心和未來必定不止於此。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